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3
编号:13510741
中药外用毒性的特点与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3
     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大大拓宽了中药外用的形式,加快了治疗速度,但是我们注意中药合理使用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现代仪器的安全性,规范操作,安全有效的治疗患者。传统疗法之间的结合可以使多种疗法做到优势互补,加快疾病的治疗效率,在使用时应该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施药,不可随意结合,事倍功半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2.6 中药外用给药的毒性特点 上述外用给药途径的毒性可能是由于中药外用目前没有规范的剂量标准,局部剂量过大使中药在通过皮肤、黏膜等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产生局部或全身性药理效应的同时产生不良反应[17],或者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局部浓度过高,产生蓄积性中毒,还有毒性药物未经规范炮制直接打粉敷于患处引起的中枢神经中毒。目前研究认为中药外用毒性作用的产生过程与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pH值变化、生化过程中各种酶的活化、生物活性物质有关[18]。外用给药产生的毒性反应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能自行恢复;少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等严重毒性反应。临床使用外用疗法时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状态,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3 外用毒性反应及救治方法

    中药外用毒性反应主要为皮肤刺激反应,分为局部刺激和过敏症状。若外用时出现局部刺激,则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水泡。局部出现水泡时,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處理,让其自然吸收[19]。大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9 字符